1. **解热作用**: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酶,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,从而降低体温。其解热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,但作用机理不同。
2. **镇痛作用**: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1、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,提高痛阈,从而起到镇痛作用。其镇痛效果较弱,主要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的缓解,如头痛、肌肉痛、关节痛、神经痛、痛经等。
3. **适应症**:乙酰氨基酚常用于治疗和缓解以下症状:
–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;
– 轻至中度疼痛,如头痛、肌肉痛、关节痛、神经痛、偏头痛、痛经等;
– 癌性疼痛、手术后止痛等。
4. **药代动力学**:口服乙酰氨基酚后,药物易被肠道吸收,通常在30-60分钟内起效,作用持续3-5小时。成年人的常规剂量为1-2粒,1天2-3次。
5. **安全性**:乙酰氨基酚在常规剂量下相对安全,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肝、肾功能的损害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。
6. **副作用**: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较少,但在大剂量使用或个体差异的情况下,可能出现以下症状:
– 恶心、呕吐、出汗、腹痛、皮肤苍白等;
– 过敏性皮炎、皮疹、皮肤瘙痒等;
– 粒细胞缺乏、血小板减少、贫血、肝功能受损等;
– 极少发生胃肠道出血。
7. **禁忌症**: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、严重肝、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。
总之,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有效的解热镇痛药物,适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疼痛和发热症状。但在使用过程中,应注意剂量和疗程,避免长期大量使用,以确保用药安全。如有不适,应及时就医。